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ŰĦ
联系电话:0577-8658867819
传真号码:0577-86586678
电子邮箱:zkxny@zkxny.com
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防“地沟油”危害 昆明委员建议统一生产生物柴油
发布日期:[2011-01-26] 共阅:[1487] 次  来源:中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委员声音

昆明日产1300吨餐饮泔水,如何进行处置,更重要的是如何防范泔水被做成地沟油从而危害市民健康?在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分组讨论上,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对餐饮泔水处置问题开良方

每天产生1300吨泔水

据统计,昆明地区有大小餐馆2万多家,仅在主城四区及呈贡县范围内,上规模的餐饮企业就有5819家,学校食堂663家,这些餐馆食堂每天产生约 1300吨餐饮泔水。昆明有企业处置地沟油始于1986年,到目前为止,全市具有餐饮废油收集、清运、资源化利用合法手续和资质的企业仅有3家。有些黑作坊没有办理相关的审批手续,经营生产活动往往属于游击式,从收集到产品出售都未实施废弃物转移联单制,产品流向不明。在暴利驱动下,黑作坊经营者通常把产品销往食品市场,最终危害百姓餐桌。

掏地沟油月挣近万元

从餐饮业的餐厨垃圾中提炼1地沟油,成本仅为300元左右。掏地沟油的人平均掏一桶油就能挣七八十元。一个人通常每天就能掏4桶,回收提炼后,能按食用油的一半价出售,每月就能挣近1万元。

在科研工作者看来,治理地沟油的难点还在于,经过洗涤、蒸馏、脱色、脱臭等精炼过程后,单从外观和感官上,很难区分地沟油和普通油。而地沟油的监管涉及到卫生监督、食品安全、工商管理、质量监督、环保、公安和建设等多部门,责任划分不明确,分工成了分家,谁都有责成了谁都无责。国家下发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管理的规定》并未具体明确对违反者如何处罚、程度等,缺乏处罚依据和力度,缺少可操作性,这就给管理带来了盲点。

昆明应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地沟油的专项整治?委员们建议:

一次违法逐出市场

除了完善国家法规外,昆明应尽快加快完善《昆明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的进度。建立长期有效的监管机制,对地沟油的回收、运输、再生、销售、使用等流程实施全程有效监管,实施一次违法,逐出市场的机制。

实施三联登记制度

建议组成专家组,研究优选适宜本地的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路线及运作模式。通过招投标、以特许经营方式确定具备条件处置餐厨垃圾的单位,统一收集、运输和资源化利用。在地沟油的经营流转环节中实施三联单登记制度,确保其成品不会流向食品市场,源头控制地沟油重回餐桌。地沟油收运单位应获得相应资质;地沟油产生、收运、处置单位要建立台账,详细记录地沟油的种类、数量、去向、用途等情况,定期向监管部门报告。

数字城管的子系统中建立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对餐厨废弃物产生、收运、处置各环节进行有效监控。

统一生产生物柴油

目前实施餐饮废油资源化较为科学合理的方式是应用地沟油生产生物柴油。昆明应加强信息沟通,强化资讯对称,整合优化现有产能资源,避免重复投资建设浪费。建议有关部门协调西山区3家餐饮废油粗加工企业与嵩明生产生物柴油厂家实现进一步的产业链衔接,避免重复研究和投资建设生物柴油生产厂,避免资源浪费和产能过剩。

固态液体分类收费

进一步细化分类餐饮废弃物收运处理收费。鼓励商家从源头将餐饮垃圾分类为固态和液态两类,餐饮废油付费收购、固形垃圾收费清运,使其收费更为合理,由此堵住黑作坊高价收购餐饮废油的渠道。出台举报地沟油的奖励细则及金额。研究完善检测和鉴别地沟油的手段,准确有效检测出不同来源的地沟油,解决目前检测误差较大、误判、食用油中含量低于10%地沟油检测不出来等技术问题。

来源:昆明日报

返回首页 | 走进中科 | 中科产业 | 科技之光 | 中科新闻 | 在线咨询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中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浙ICP备13025127号技术支持: 捷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