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ŰĦ
联系电话:0577-8658867819
传真号码:0577-86586678
电子邮箱:zkxny@zkxny.com
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秸秆资源综合利用上升为国家行动
发布日期:[2011-06-08] 共阅:[1744] 次  来源:中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村村点火、田田冒烟,这是农业收获季节不少地方头疼的风景。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去抢手的秸秆如今却成了令人发愁的包袱,并引发出秸秆焚烧污染环境和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如何给日益增加的秸秆找到出路,变废为宝,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

秸秆综合利用势在必行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逐年提高。来自农业部的数据显示,从2003年以来,粮食生产连续5年增产,今年粮食丰收也已成定局,连续6年增产这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是第一次。粮食丰,秸秆增。2008年,我国秸秆产量已经达到7亿吨。

秸秆用则利、弃则害,为大量闲置的秸秆资源化利用找到有效解决途径,已经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说。陈晓华认为,当前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既是现代农业发展和建设新农村的需要,更是能源供需矛盾下的一种新机遇。

据介绍,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我国每年7亿吨秸秆中含氮300多万吨,含磷70多万吨,含钾近700万吨,相当于全国目前化肥施用量的1/4,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

更为重要的是,秸秆综合利用为解决能源供需矛盾提供了新机遇。陈晓华说,目前,我国的能源供应仍然过度信赖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过度消耗对能源的可持续供应构成潜在威胁,同时,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在农村地区的生活能源结构中,煤炭仍是主要品种,利用率低,浪费和污染严重。因此,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对于解决农村地区的生活用能和生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秸秆资源化利用成效初显

事实上,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探索出了有效的办法。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的北京恒通公司开发的秸秆木塑产品,包括地板、门板、各类墙体结构板等,目前年产量已达6万吨,新增产值3亿元以上,年节约木材105万立方米,相当于节约同等体积的木材砍伐。

此外,秸秆利用的新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产业化步伐加快。中国林科院、南京林业大学联合相关企业在江苏、河南、湖北、山东等地陆续建成了秸秆人造板生产线,年消耗秸秆60万吨,产品销往美国、日本等国家。

一些地方还发挥资源优势积探索符合本地特色的经营模式,大大促进了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安徽省合肥市丰宝公司建立了食用菌合作社,农民带地入股,实现了公司+组织+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

虽然目前尚无全面反映秸秆综合利用的统计数据,但据有关方面提供的资料,截至2008年底,仅种植食用菌就消耗秸秆1300万吨,全国推广秸秆户用沼气13 .8万户,部分地区秸秆综合利用率已经达到80%,河北省石家庄秸秆综合利用率已接近100% 

秸秆综合利用上升为国家行动

值得欣慰的是,随着社会对秸秆资源化认识的普遍提高和观念发生的根本性转变,彻底解决秸秆出路问题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2008年,国务院专门出台文件确定了秸秆综合利用目标,提出力争到2015年,基本建立秸秆收集体系,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化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0%的主要目标。并专门建立了国家秸秆综合利用协调机制,并于今年11月首次召开全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场经验交流会,将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上升为国家行动。

在全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场经验交流会上,解振华指出,今后国家将在三个环节上重点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一是大力推动秸秆在农业上的循环利用。大力推动秸秆就地覆盖还田、快速腐熟还田、堆沤还田等保护耕地、改良土壤的做法;鼓励推广利用青贮、微贮、揉搓丝化等方式生产优质饲料以降低养殖成本,维护农业安全;引导扶持农户自主经营,利用秸秆生物转化食用菌及编织、固化等投资少、易掌握、见效快的技术发展秸秆副业。

二是积极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加工业。据统计,目前我国人造板市场总量已达9400万立方米,其中秸秆人造板仅占0 .2%的市场份额,如果能将这一比例提高到20%,每年可消耗秸秆近3000万吨,节约木材2200万立方米,实现产值约460亿元,并可直接为农民增收60亿元,带动16万人就业。

三是有序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首先,秸秆可以通过直燃混燃以及生物质气化直接发电。其次,秸秆可以通过固化与成型技术制成颗粒燃料,不仅能代替煤供热和发电,而且可以减少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秸秆发电项目中,对具备条件的地方,如秸秆总量较大、适合运输收集的,又有一定经济性的要积极给予支持。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杨玉华 江国成 程士华

 

返回首页 | 走进中科 | 中科产业 | 科技之光 | 中科新闻 | 在线咨询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中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浙ICP备13025127号技术支持: 捷点科技